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723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静电容键盘] 改变太大,谈富勒两代静电容键盘的对比差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5-3-23 20:15: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回想起第一代静电容测试时,心情是激动伴随着无奈,激动因为它是自主创新的空气静电容技术,尴尬是怪它太宽大不精致,起码对于留短发、穿修身的人来说是这样的。第2代静电容到手玩到现在,更多的是淡定、欣慰,我很想说一句,这孩子长大了!(有点装暗逼的感觉哈。。。)


既已有子嗣(第2代)了,到底静电容键盘有没有再繁衍的必要?
2代相比1代真的是基因改良了吗?有哪些差别
有兴趣的一起看看,也欢迎砖家莅临指导。


对静电容键盘走向一点看法
Realforce静电容的长期存在,个人觉得是因为血统、文化,同时它也是一种触发解决方案和一类精品,但它不觊觎市场份额,因此有一批热衷。富勒的“空气静电容”我认为首先也是以一种新型的触发解决方案存在,不同于薄膜、机械,但它没有物理接触,使用寿命(核心原件)更长、触发稳定,成本处在薄膜、机械之间。加上PCB板的存在,它的背光方案(RGB、背光板)可以更多选择(个人设想),这种性价比更高的静电容需要靠实用价值来保证自身竞争力,个人认为长期来讲有做大做强的可能性,关键是看如何斡旋在薄膜和机械之中并壮大自己。
另一波静电容(金属电极静电容),像noppoo\RK的静电容是将日系静电容的文化与本土特色进行结合,核心原理相同但门槛大幅降低,让发烧玩家多一些选择,但市场定位依旧高于多数机械键盘,是酷爱静电容或者有闲钱的一个选择。东西是好,但是用机械键盘逆袭的思路复制在静电容上难以实现,因为这类静电容价既不具备机械的明显优越的手感体验、也没有可能接近薄膜的价格,光靠电容触发原理(90年代就有的技术)、分区压力、玩个性键帽或者RGB,在大行其道、全行业都力挺的机械键盘面前一比,还是挺无力的。个人认为其价位和空间(上限)是它做大做强的最大障碍,但它会一直存在,代表的是国内技术的进步,同时期待未来还有更好的静电容技术。


不知不觉说的有点多,这两段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想看到的是一个更多元的发烧市场,我还不想退烧,也不是脑残粉,不管是空气静电容、还是光轴(下一次谈光轴),亦或者是如日中天的凯华轴,国内做键盘(核心)技术还只是刚起步。

来看看空气静电容1、2两代的差别。

毫无悬念,2代瘦身成功,美感、便携性、人体工学性都大大提升了,外形简约,线条明快,虽然“游戏装备”的感觉淡了许多,更像普通家用和办公,但是OMG的LOGO还是可以代表它是一款游戏键盘。


2代外形简化给整体形象大大加分,但随之而来的是功能要删减,由于1代是用以前罗技、微软的薄膜游戏键盘习惯的风格来打造功能,自然少不了驱动、宏录制这些被机械手感无限淡化了的卖点。在2代上能看到的只是FN键、背光模式切换键来实现一些免驱功能。好在删减的这些功能,这些对于LOL等一些主流游戏来说并不重要。

再看看配色、工艺


↑2P,抛开造型上、颜色上的巨大不同,其实2代是延续了1代未量产的型号(FL8000S,就是我这只红色的,FL8000是黑配绿)的工艺,大致是“底漆+银粉+UV”,只是2代的白色明显要清新许多,稍微有些光影就容易形成一种剔透的光泽感,给人印象+分。

另外,1、2代的背光也有天壤之别


↑2P可以看到,1代的背光很简单,也就是普通7色固定/循环,而且被人诟病的是字符不透光,就像在打酱油,夜晚使用意义不大。在2代上有全面的改进。往下看——



↑2P最大亮度,富勒2代静电容键盘有白光、彩虹渐变两大类颜色,配合呼吸、渐变、跑马等效果实现多种灯效。图我们也可以看出来,背光的强度无法和机械键盘每个按键一颗LED的待遇相提并论,因为2代静电容采用的是背光板方案,颜色的渐变效果不错,但是亮度只能说够用(晚上是看得清楚字符),还没到“光污染”的级别,口味清淡。


整体上看,2代相比1代有天翻地覆的变化,并不像同胞兄弟,但不可否认2代气质更优雅和高调。除此之外,我在使用中也发现了细节上的明显差异,键帽——

1代的键帽的的确确是高键帽,而且比OEM机械的都高,套用小五的一句话:上围虽大无奈还是平胸2代就不同了,键帽采用了不同高度的键帽,猛一眼像OEM机械的R1~R4,而实际上是5种高度的键帽,很有想法。


一不小心,发现2代的键帽也很有特点,1代是激光镭雕的不透光字符,字体小,2代是镂空印字的透光字符、字体大,同时2代键帽上、下沿都有一个弧形的拱起,很有喜感,还么发现有何特殊用途。


↑1P,2代键帽与普通键帽很大不同,它顶部四个边都做了导角处理,四个角弧形过渡处理,这样的做法最大的好处是:打字时指尖的触感更舒适,因为手指不可能每次都是准确敲击在键帽顶部,很多时候是搓在键帽中心靠外或者边缘,弧形和直角,那种舒服可想而知了,这项细节的改进很值得认可。


↑1P,再看一遍,重回我前面说的,1代键帽高键帽,2代键帽弧形导角。


1代键帽虽然是ABS,但是我发现尽然是有涂层的,以前没太注意。另外,可以看到他们中柱规格和口径是一样的2代和1代的差别主要在色泽、密度上有轻微差别,如果在一般的键盘上,个人经验,透明键帽的顺滑度可能要比纯黑色键帽的要差一点,但是由于有POM材质的金刚套帮助润滑,其手感差异可以做到很小,实际上也是如此。


PS~说到金刚套,有一些人无视金刚套的作用,认为是噱头,我说两句不同意见,金刚套实际上就是利用POM的自润性来做的4条导轨,减少键帽中柱和火山口的摩擦,导轨的润滑作用在CHERRY轴中就非常重要,它的紧固和润滑作用同时发生。


↑2P,两者的金刚套是一样的规格,可以互换使用,但是键帽高度就明显不同,

到这里基本上有的不同就都说完了,漏掉的欢迎补充。



习惯性结尾总结
作为最不像一个系列的产品,2代采用完全自主研发造型设计(好吧,虽然1代也貌似自己设计)实现了从杀马特到白富美,把过去的自己颠覆掉了,这种巨大反差说明失败是成功之母,尽管华丽转身,但通过比对我也发现了2代也还有不足和可以提升的空间,但我还是倾向于把静电容做到普及,与薄膜、机械三分天下。完!~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15-3-23 21:37:05 | 只看该作者
论杀马特如何蜕变为小清新白富美。。。

普及静电容的想法算我一个,这玩意玩FPS靠谱

点评

我也是觉得小清新的风格喜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3 23:2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板凳
发表于 2015-3-23 22:15:18 | 只看该作者
2代各方面细节都比1代亮骚,特别是外观,传统就是好看。
如果2代送上一个手托那就完美{:1_131:}

点评

确实是好看很多,清新感扑面而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3-26 13:2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地板
发表于 2015-3-23 22:54:43 | 只看该作者
之前的键盘有好几款都很大   基本放不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2015-3-23 23:25:03 | 只看该作者
fio 发表于 2015-3-23 21:37
论杀马特如何蜕变为小清新白富美。。。

普及静电容的想法算我一个,这玩意玩FPS靠谱 ...

我也是觉得小清新的风格喜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发表于 2015-3-23 23:25:59 | 只看该作者
支持一下“酒哥”。国产键盘还需进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发表于 2015-3-24 08:41:30 | 只看该作者
要是白身白帽。我觉得会更漂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发表于 2015-3-24 09:04:22 | 只看该作者
2代的键帽要是能弄白色就更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发表于 2015-3-24 10:13:37 | 只看该作者
字符透光度很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5-3-24 13:29:45 | 只看该作者
感觉可以玩一下的样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5-3-25 14:39:29 | 只看该作者
还是那句哈可以期待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楼主| 发表于 2015-3-26 13:26:29 | 只看该作者
phoenixelf 发表于 2015-3-23 22:15
2代各方面细节都比1代亮骚,特别是外观,传统就是好看。
如果2代送上一个手托那就完美 ...

确实是好看很多,清新感扑面而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5-3-28 13:59:24 | 只看该作者
噪音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5-3-28 23:25:35 | 只看该作者
静电容还是小众,做的厂商也不多
需要普及还有很长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