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外设 - 分享外设精彩 首页 评测 查看内容

老家伙新时代 QPAD OM-75详细评测 评测

249115711 |原作者: 249115711
评论(7) 查看(31543)
2015-2-9 01:20
IMG_7132.jpg

作为一家瑞典厂商,并以电竞为主要设计风格与方向,其实在国内显得有点不够接地气,这个问题在此前的相关产品中也有讲解到的。当然这个也就是针对普通消费者的感觉来说,应该这么一算这似乎算是专业化与消费级的对比,但是有个专注的好名声。说回产品的本身,就是因为这个电竞专注,也使得QPAD的产品有着一种特别的气质,你说是古板固执也好,稳定沉重也可以,这都是使得其能够有粉丝和占领市场的能力所在。也许就是这个原因,使得其新品研发和推出时间速度都显得颇为漫长, 侧面上也让自家产品成为一个经典的存在。这回说的就是我严重的白蛤蟆QPAD OM-75了,一款在2011年就正式发布的“老”鼠。

设计风格:

IMG_7126.jpgIMG_7127.jpgIMG_7128.jpg

对于一支早在2011年发布的老鼠标,以及一个浓郁的电竞味道的厂商产品来说,QPAD OM-75的包装设计无疑是简单之中带点简陋味道的。你可以说这个是电竞纯粹的表现,也可以说这简简单单就是真,自然也可以说简陋的没朋友。白色主色调这都是QPAD一贯的设计风格了,直截了当的将各种卖点直接挂出,背面多种语言再详细的介绍下,其实这都是QPAD一贯的做法了,没有什么好吐槽好详细说的地方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QPAD很像是一个偏执的理科男,他家的产品有着明显的偏向,也就是电竞风格,这让不少消费者第一感觉是不喜欢的。其中最为明显的自然就是一些细节功能和外形设计了,比如以这回写的QPAD OM-75来说,当我第一次发图在微博时,不少人还以为这是左手鼠。这主要原因自然就是右边突出的侧裙太特别了,基本没有多少只鼠标用到,但就是这一点QPAD居然没有作为卖点来提,也是让我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

IMG_7150.jpgIMG_7151.jpg

正儿八经开始讲之前,说下无关紧要的部分先。QPAD OM-75的线材为尼龙编制,内部似乎没有可塑形的材质,显得较软。至于镀金接口与屏磁环,应该算是目前中高端鼠标必备的玩意了吧,没有这个你还是别说自己是针对游戏设计的了。

IMG_7131.jpg

就外形设计来说,QPAD OM-75给人的第一印象可能是大又沉,这也是由于其较为特别的外形设计带来的影响。虽然我觉得没啥差别,但QPAD OM-75其实是有两种颜色的,其实区别也就是在logo和线材上改为黑色,而不是我手上这只灰logo和白线材的搭配。当然白色这也算是QPAD的主体色调,主打白色对于一些MAC用户也是杀招来的。但我还是要吐槽的是,虽然QPAD OM-75有着很好的手感,但已经过去了几年时间,怎么也得来个更新版或者换壳吧?我想这个在下文说到QPAD OM-75的硬件时你会有比较明显的感受。

IMG_7132.jpgIMG_7133.jpgIMG_7134.jpg

QPAD OM-75的两个颜色版本的外壳都是同样的材质和处理,也就是镜面白漆。嘿嘿,一说到镜面漆我就知道肯定要说到汗手的事情了。凑巧我就是汗手的人,要说这个QPAD OM-75的镜面其实还算是可以的,汗手短暂的使用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也不会如一些普通的镜面处理一样油腻腻的感觉。激烈游戏出汗之后也在可接受范围以内,但就是显得汗迹明显,也让我每次开机前都用布擦拭了下,不然我这小洁癖可不大愿意了。


QPAD OM-75在做工方面的表现是较为不错的,仔细检查没发现有毛刺、部件位移以及不对称的情况出现,总体较为不错。当然你也能看到也或者你觉得两条大大的缝隙贯穿整个鼠标全身,就没点事情?其实这应该算是QPAD OM-75在结构上的原因了,其上盖是由两个部件构成的,所以这条缝隙就显得比较明显的了。当然这个缝隙也使得两个DPI显示灯以及滚轮灯形成了一个混色效果,也透了出来,至于是惊喜还是悲剧就留给你自己决定了。

IMG_7138.jpgIMG_7137.jpgIMG_7135.jpg[attach]18893[/attach]IMG_7136.jpg

其实就按键功能和键位设计来说,QPAD OM-75算是目前鼠标的标配了,当然对于一款2011年发布的鼠标,这样的对比可能没有太大的意思哈。QPAD OM-75的顶部是两个可自定义按键,默认为DPI调节,左侧同样为两个可自定义按键,默认为前进后退。比较有意思的是,左侧的两个自定义按键是一长一短的设计,大概的脑补了下,这样搞是为了适应不同手长使用的小设计来的?要说特别的自然就是其外形设计,细节的说就是右边的侧裙。当然这样的设计其实都是延续了自家的QPAD 5K和QPAD 5K LE,此外还有Func ms3 r2与Mionix NAOS 7000都是这样,这些都算是小众产品了。这样的设计有什么好处呢?

对于捏鼠的来说,这样设计可能不大舒服,但对于我这种趴握的来说,实在是太舒服了。操作鼠标时基本用不上的无名指和小指能够直接放在右侧侧裙的凹槽中,而不是用力气控制贴,这让手部放松了不少。并且也避免了使用过程中,一直与鼠标垫的摩擦摩擦。对于长时间使用的人群来说,特别是需要大量鼠标移动的电竞玩家来说,这个可以大大的减少疲劳感。(当然这个是基于你和我有这样的使用习惯的情况下的。)

IMG_7149.jpgIMG_7148.jpgIMG_7147.jpg

从底盘来说,QPAD OM-75很明显就是个大家伙,四个脚垫用的是特技特氟龙,质地较软,使用一段时间后也没有太明显的磨损痕迹。并且配件中也附送了一套脚贴,至少生命周期内应该是不用发愁的了。话说在目前激光鼠大方向的情况下,拿QPAD OM-75来说真有点不给力,因为其用的是相关较为古老的光电引擎。当然QPAD OM-75也是QPAD首款光电鼠标,也是唯一一款来的。这样的做法自然就是为了针对电竞需要的稳定性,亦或者说不让新旧鼠标产生明显的差异,影响上手和使用感觉。

IMG_7139.jpgIMG_7140.jpgIMG_7141.jpgIMG_7142.jpg

鼠标要怎么用,我想这不是应该要教大家的玩意,这事情放上去找到自己最舒服的感觉就得了,也是最容易判定这只鼠标我到底用的好不好的第一个关键点。上文多次强调的右侧裙设计,使得QPAD OM-75在握持手感上非常的舒服。特别是我用“标准”设计的鼠标时,一直会与鼠标垫摩擦摩擦的小指终于有承托,虽然我觉得还能再做大点儿。就尺寸来说,与我此前惯用的Razer Impcrator,也就是帝王蟒而言,高度相对矮了点,长度特别是双键位较长,可能在使用中会有一种“卧槽我手指居然这么短”的感觉。当然这上面也可能与其设计团队主要是欧美人群有着很大关系,QPAD OM-75我个人认为应该算是大手会更完美使用。


其实按键手感我个人来说不大愿意详细说,这也许是玩机械键盘的感觉了。当然由于机械键盘结构对手感的影响是较为“玄学”的缘故,但在小体积的鼠标上,这个结构影响可能就比较大了。也许是长度较长的原因,QPAD OM-75左右键手感表现较软,回馈感一致,点击清脆。但这个要说明的是,换了个微动变化就直接是另外一回事了。滚轮手感不错,可能是材质的原因,用起来很舒服,有轻微但明显的段落感。

1234下一页

评论(7)

引用 Starsky 2015-2-9 14:04
这种镜面材质用完几次 按键上积的都是手泥{:1_89:}
引用 phoenixelf 2015-2-10 09:42
和Minox的一款鼠标同一个流派,手感很爆满啊~我喜欢右侧边的指槽设计
引用 249115711 2015-2-10 10:10
phoenixelf 发表于 2015-2-10 09:42
和Minox的一款鼠标同一个流派,手感很爆满啊~我喜欢右侧边的指槽设计

对的,特别舒服
引用 深澜大叔 2015-2-10 17:57
但看包装我以为是卓威的……
引用 低俗小説丶 2015-2-10 22:16
第一眼还是像蛤蟆。。
引用 佑佑 2015-2-11 00:26
又见蛤蟆
引用 在寂寞中季节 2015-2-11 19:43
大爱这个设计

热门文章


返回顶部